诗经中的瑰宝 ——《蒹葭》 《蒹葭》是诗经中的名篇,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。但是关于这首诗的内容,历来意见分歧。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:一是“刺襄公”说。二是“招贤”说。三是“爱情”说。如今,我们更多的认为它是一首优美的情诗。诗中的“伊人”当是一位女子。这个男子对她的确是真诚倾慕,执著追求。让我们一块来欣赏原文吧! 蒹 葭 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 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 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 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 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 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 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 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 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 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沚。 全诗三章。每章意思虽大体相同,但又略有变化。 每章首二句描写景物。深秋时节,芦苇非常茂盛,清晨白露凝结成霜。时至上午白露还未干,时至中午白露仍未收。这凄清的秋景,正好烘托出男子求而不得的惆怅之情。 每章后六句写男子执著追求。由于思念“伊人”,他从清晨至中午一直在河边寻求。尽管道路险阻而且遥远,尽管道路险阻而且渐高,尽管道路险阻而且弯曲,但他依然沿着河边逆流而上、顺流而下来回寻求。而“伊人”呢,却神奇莫测,来去无踪,变幻不定,时而“宛在水中央”,时而“宛在水中坻”,时而又“宛在水中让”。一个“宛”字,便将“伊人”闪烁缥缈、难以寻求之状渲染了出来,真是点睛欲飞之笔。 总之,《蒹葭》诗的丰富美感,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,还是从创作的角度,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