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个既“爱国”又“爱人”的人
---2019-2020学年开学典礼讲话稿
尊敬的优秀教师家属、亲爱的战友们,可爱的孩子们:
大家上午好!
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,金菊溢彩,硕果飘香。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,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清风,怀揣着百年青小教育的梦想,迎来了又一个充满激情的新学年。就在今天,38名出类拔萃的新教师,510余名朝气蓬勃的一年级小同学,正式加入我们这所有着百年历史又青春不老、魅力不减的教育大家庭中,为新时期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,提供了持续强劲的驱动力!
现在,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,向在脱颖而出的各类优秀教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!向加入青年路小学的新成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! 同时,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代表青年路小学,向辛勤工作、无私奉献,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的全体教师及默默付出的家属们,致以崇高的敬意!向努力学习、奋发向上,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全体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!
我记得上学期的开学典礼上,我从一部《流浪地球》电影谈了一下观影后的一点想法,今天,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同样想跟老师们同学们探讨“爱国”和“爱人”这两个方面:
一.爱国,我们要有一颗“中国心”。
201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,既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,又是新中国70年华诞,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。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,大海依旧在那儿!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,中国依旧在这儿!面向未来,中国将永远在这儿!今天的中国,经济发达,国力强盛,国际地位、人民生活水平、民族凝聚力都在不断增强,让我们为祖国祝福,为祖国骄傲,为祖国自豪!
最近香港的违法暴力事件引发广泛关注,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心。许多人在无比愤慨的同时,也引发了对爱国教育的思考。
我们每个人在进入学校之初就会学到热爱祖国这一课。从小对民族有情怀的孩子,长大才会爱自己的祖国,才能懂得以国家为荣,才会懂得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,才会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、有格局、有大义的人。为什么要爱自己的祖国?
一段时间以来,香港激进势力以“反修例”为幌子,变本加厉地进行各种激进抗争活动。反对派激进示威者还将五星红旗拆下扔入大海。
这一幕,实在令人痛心!
国旗被抛入海中后,很快就有爱国爱港人士赶来,边高唱国歌,边将五星红旗重新升起。还有几十名爱国爱港人士自发组成“护旗队”,守护国旗。
这个场景,让人想起了网上的一个小视频。视频中,一个清洁工大叔像往常一样,在认真清理着垃圾。忽然,他在垃圾桶中发现了一面小国旗。他把它单独拿起来,弄平整,插在了电瓶车的后座上。他知道,那是祖国的旗帜,不能怠慢。
网上还有一张图。
地点是陕西。一个四岁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路过一面国旗。他停下来,笔直地站在小自行车旁,抬起右手,端端正正地敬了个礼。他知道,那是祖国的旗帜,护佑他成长。
近日,央视新闻在微博上发起的“我和国旗同框”话题,目前阅读量已达4.1亿次。网友纷纷投稿,晒出自己和国旗的合影,道出一个个与国旗合影背后的故事,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向祖国“表白”。
一位在国外留学的学子投稿:“在英国留学,因为想家,跑到大使馆找找祖国的感觉,在门口对着国旗唱了遍国歌,照了一张照片才走。”
一位妈妈晒出2岁4个月的儿子面向国旗敬礼的照片:“我家旁边是武装部,每天遛弯必经之地,(儿子)每次路过必定站在警戒线外敬个礼。”
一位年轻人晒出奶奶在故宫手拿小国旗的照片:“毕业一年后攒钱带家人专门去北京旅游,奶奶在逛的时候捡的五星红旗,之后就一直带着,从北京带回了家乡,她说五星红旗不能乱扔。”
……
变换的背景,变换的人,不变的是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颗颗赤诚的中国心。
我们每个人在进入学校之初就会学到热爱祖国这一课。只是渐渐长大后,有些人忘了这句话,甚至也忘记了为什么要热爱祖国。
我们今天就来补上这一课: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祖国。
在我们的身后,时刻站着我们的祖国
今天的中国,到底有多强大?我们来看下面这一组硬核数据。
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%,是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。
中国拥有第三强军事力量。全球四大顶尖武器,中国样样具备。
中国有2万多条隧道,100多万座桥梁,曾经山鹰都飞不过的山峰,现在十分钟就能翻越。
中国有230座机场,350多万个航班,编织起世界第二大的空中网络。
这个地球上最长的跨海大桥,最大的电网,最大的高速铁路网,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都是中国公司修建的。
中国的黄金产量、手机产量、汽车产量、造船量、水泥产量、贸易总额、互联网用户……都是世界第一!
大国实力,绝不只是说说而已。这强大的国力,稳稳撑起了国人的幸福和安全。
2016年,新西兰南岛地震,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游客被困,其中有125名中国人。
得到消息后,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启动了撤离计划,租下了所有可用的直升机,把中国人全部安全撤离。
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人,在全世界人民的羡慕中,第一时间离开了那座“孤城”。
2015年初,也门内战爆发,安全形势急剧恶化。
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关闭使馆,要求本国公民自行撤离也门。但中国选择派出中国海军护卫舰,从炮火中接中国公民回家。
一句“中国人到这边来”,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军舰,让多少人热泪盈眶。
五星红旗,我们真的为你骄傲。
2018年,日本遭遇25年来最强台风。房屋倒塌,地动山摇。5000多人被困机场,其中有1044个中国人。
人心惶惶、焦虑绝望的时刻,中国领事馆第一时间组织了15辆大巴车,来接人了!
当时有人评论:
中国护照也许不能带你去任何地方,但任何时候它都能带你回家。
这话说得特别好。我们的身后,时刻站着我们的祖国。它也许还不够完美,但已足够令我们安心。
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修课
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视频:
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陆陆续续走进校园。
在孩子们在走向教学楼的途中,经过操场时,广播里突然响起了国歌。
所有的孩子都自发停下脚步,笔直地站在原地,朝着操场上的升旗台行注目礼。直到国歌结束了,孩子们才继续往教学楼走去。
这个短暂却自然的时刻值得永远珍藏。
我们教师教孩子爱国,就是在教孩子自尊自爱,教孩子成为一个“有根”的人。
有的孩子在爱国方面做得很好,自然也就会有反面教材:
几名孩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,捡起地上的鹅卵石玩打水漂。
孩子不懂事是其一,而站在旁边的家长的反应才更是令人惊讶,家长非但没有阻止孩子的行为,反而拿出手机给孩子拍照。
纪念馆中的鹅卵石,象征的是遇难者的森森白骨。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,亦不是可以随意嬉笑打闹的地方。
缺少对历史的认知,不懂得对灾难中的逝者保持应有的尊重,才发生了这样的事件。
从小对民族有情怀、对国家有大义的孩子,长大才会爱自己的祖国,才能懂得以国家为荣,以国家利益为荣,才会懂得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,才会真正成为一个有担当、有格局,有大义的人。
而这样的孩子,才是我们最想要培养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作者张旭东写道: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,掠过风景名胜,女儿的眼光总是久久驻留在那些斑驳的楹联诗词和碑刻上,感叹祖先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。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承载着它的文化,汉字是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,凝结在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让孩子找到了“根”。
为了孩子成长得更好,我们为人师者要帮助孩子把根扎得再深一些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爱国,是人世间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一个人立德之源、立功之本。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热爱祖国,这是一种最纯洁、最敏锐、最强烈、最温柔、最无情、最温存、最严酷的感情。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,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。”
老师们,同学们:爱国,是每个人的本分;爱国,是最自然的情感;我们的祖国,由我们共同来守护!
二.爱人,我们要有一颗“仁爱心”。
电影既是艺术,也是生活,好的电影更是一面镜子,映射着对生活的体验、叙述和反思。我是个闲来就喜欢看电影的人,所以,这个暑假我去电影院看了两次一度被刷屏了的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。想必,大家也都看了。在此,也想与大家交流三四。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这是一部笑点、泪点、燃点相交织却丝毫不违和不突兀的影片,片中的哪吒不再是我们脑海里正义凛然的小英雄模样,而是颠覆性出场:
大大的豁牙、浓重的黑眼圈、颓丧的表情、“手插口袋,谁也不爱”的厌世脸、时不时来个恶作剧的狡黠之笑……这样的模样,无缝对接了熊孩子的人设,但同时也让我们在黑暗的角落里触碰到了内心那个不为人知的自己......果真,他这次的出场,没有闹海,只有闹心。好在因为种种,最后他实现了逆风翻盘,涅槃重生。他的成长之路,给了孩子和成人诸多启迪,尤其对于教育。
1.许多不在乎,其实是最后的尊严守护
哪吒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懒懒的,拽拽的,油盐不进,软硬不吃。
其实他清醒得很,也敏感得很。他清楚地知道,自己的付出或是努力往往会被他人否定甚至嘲讽,索性以一副无所谓的姿态给自己构筑一道防护墙——不是我要不到,是我自己不要——为自己守护最后一点尊严。这道防护墙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,也无形中阻隔了他与他人交往的通道,所以哪吒是孤独的。
他渴望被尊重、被认同、被接纳,可惜屡屡求而不得。他自编打油诗“我是小妖怪,逍遥又自在”,强装快乐,是否真的自在快乐,只有他自己清楚。他的不在乎,不过是一种掩饰和自我保护,背后是深深的无助和孤独。
当哪吒真以为自己是灵珠投胎,负有神圣使命,要救天下于水火,便跟着太乙真人认认真真练习法术,期待一日能降妖除魔。后来他也果真救了小女孩,但世人给予他的不是拥抱的双手,而是棍棒和拳头。
人的颓废和放弃,都是从失望开始的。在付出真诚和汗水后,始终看不到与之相称的结果,便容易使人怀疑付出和收获的关系,进而怀疑自己不可能,最后发现“果真”不可能,于是开始假装不在乎。
现实中也有许多这样的“哪吒”,他们也曾像哪吒一样努力过,但最后丢盔弃甲,用痞气和冷漠来伪装强大。
作为老师或家长,我们在乎孩子,也在乎他们的在乎,便会听见他们心灵的密码锁“吧嗒”一声瞬间打开。
不管是孩子或是我们大人最深层的心理动机,是渴望被在乎。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自己被在乎,便会渴望强大以求担当,力量会在那个瞬间酝酿或是爆发。
2.打破成见,才能看得更真切
影片里的哪吒是魔丸转世,自带神力,也自带原罪,且三年后注定遭受天劫。因为出生时是个肉球,且破坏力惊人,这让陈塘关的百姓惶恐不已,将之定义为“妖怪”。
凡为异族,皆为妖邪。这便是陈塘关百姓们根深蒂固的观念,这种偏见以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他们,蒙蔽了双眼,也固限了心灵。
哪吒本是一个天真的孩子,在他第一次翻出府门时,不过想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当他遇见一个同样不谙世事纯真无邪的小妹妹,便开心得和她一起踢毽子。可当他伸手去触摸这个世界时,世界狠狠给他以白眼。大人们纷纷如避瘟神一般四下逃散,受大人们影响,孩子们纷纷拿鸡蛋和烂菜叶砸向他,声声骂他是“妖怪”。
众人的目光和定义,对于一个单纯的孩子,是撕扯不下的标签。在一次一次的倭化和妖魔化之下,哪吒愤怒而又不甘地告诉自己:“你们说我是妖怪,我就做个妖怪给你们看!”满是委屈,还有不甘,这是他对抗这个世界的宣言,也以此宣告自己的存在。
哪吒“果然”长成了世人定义他的那个样子。
由此可见,真正的魔,不是哪吒投胎的魔丸,而是被偏见蒙蔽了光明的心魔。偏见,存于无形,却伤人最深。如申公豹所说: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。
影片里,承受偏见伤害的岂止哪吒一人。
申公豹,是元始天尊众弟子中最努力的,本应被赏识,只因他是由豹子精修炼而来,一生得不到认同;
龙族,收服深海妖精,本应脱离苦海,只因妖族出身,全族被困于龙宫(实则是天牢);
敖丙,救下百姓,本应被感恩,只因暴露了龙族身份,瞬间成了众矢之的。
再看我们的身边,我们何尝没有过因为对同学、同事、领导的刻板印象,而蒙蔽了自己双眼,带着偏见看待他们,定义他们。
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哪吒是敖丙是申公豹,都曾受过旁人偏见的伤;又同时可能是陈塘关里的一庸众,带着偏见伤过人。
假使每个人都愿意破除成见,打开心灵的牢笼,让心扉洞开,让善意萌生,便更容易发现他人的可爱和可贵,世间便多了温情。
3.爱,看似柔弱,却有种神奇的力量
哪吒是不幸的,深深孤独,但他又是幸运的,有无条件爱他的父母。
在李靖夫妇眼里,哪吒是他们的儿子,不是任何其他,所以选择无条件爱他。即便只有两年,也要带他们的吒儿看尽世间繁华。
他们始终信任儿子,信任是对受伤时最好的良药,当一个人能被信任,便愿意表达温柔和爱,更愿意变得更美好以不辜负。
种种都是爱的具体诠释。哪怕全世界都与你为敌,有父母无私的爱,并坚定地站在你身后,你就能撑下去。
爱,果真有神奇的力量,如阳光,一落到哪吒心灵的枝头,那些枝叶便会生机盎然起来。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爱,唤醒了那个假装自己是妖怪的孩子。
两年后,当陈塘关面临劫难时,哪吒挺身而出,顶起那座冰山,那一刻,是父母播下的爱和良善的种子在破壳成长,匡扶正义,拯救天下。佛魔一念间,若没有父母的种种,只怕差那么一点点,结局就可能要改写。
在最后告别之际,哪吒满怀不舍地对父亲说,“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和您踢毽子”。看似乖戾的哪吒,内心深处也有一块温柔的地带,这是父母用爱耕耘出的柔软心地。
如果教育中,面对一些误入迷途的孩子,我们也能在心灵上再走近一点儿,多一点儿关怀,多一点期待,他们心灵的天空就可能会多一点儿晴朗。“一个最不被善待的人,最能轻易被打动,也最能识别善意。”
爱,看似柔弱,却不可战胜。让我们真诚地爱身边的同学、朋友、孩子和家人吧!
最后,借助习总书记的话结束今天的讲话:学到的东西,不能停留在书本上,不能只装在脑袋里,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,做到知行合一、以知促行、以行求知,正所谓“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”。每一项事业,不论大小,都是靠脚踏实地、一点一滴干出来的。
共勉!
谢谢大家,祝大家心有朝阳,万事如意!
2019.9
|